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治疗、生物芯片等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领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检测和预防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分子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肿瘤及遗传性疾病诊断等众多领域。
本次活动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临床分子诊断分会主办,检验医学新媒体、《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承办。旨在通过对临床应用案例的征集,汇聚同行共同探讨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中更广泛的进展和更规范的应用,以期为大家提供经验、分享体会。
本次大赛由杨正林院士领衔专家评审团,对投稿案列进行评选,从中选出60~100个优秀案例,集结成书(暂命名为《临床分子诊断应用案例荟萃》),入选案例的第一作者就是本书的编委。入选案例经函审(初审)、线上报告评选(复审),择优10个案例,在第三届中国分子诊断大会上进行报告(终审),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在将在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号和《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号刊出。
案例格式:需包括案例介绍、案例分析、案例拓展(必须包括该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应用意义)、案例总结、参考文献、专家点评(可选,请一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进行案例点评)
特别说明:案例撰写时需注意患者隐私保护,不能出现患者姓名等关键信息,图片中患者部分需做必要的模糊处理(附件为参考案例模板)。
审稿:选手统一投稿至,并注明“临床分子诊断应用案例大赛”;由活动主办方对稿件进行编号并隐藏关键信息(隐去稿件的作者及单位名称)后,进行盲审,保证审稿的公平、公正性。
参加选手根据来稿稿件经过初评、专家盲评、专家组复评评选出10名选手进入最终的PPT汇报比赛。截稿时间2022年7月31日。
决赛展示时间:决赛将在第三届中国分子诊断大会进行汇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注意:如疫情允许的情况下,汇报比赛将在线下举行;疫情不允许的情况下,改为线上举行。
上一篇:“龙江二号”微卫星圆满完成环月探测任务并受控撞月 下一篇:新冠抗原试剂6月1日起实施全国唯一标识!疫情给分子诊断行业带